您的位置:首页 >公司动态

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都感恩奋进——“经纬承光”社会实践队绘赣鄱文脉,践青春使命

日期: 2025/07/31


赣鄱大地文脉绵长,红土之上精神永存。当红色信仰为青春锚定航向,当非遗经纬为文化织就新章——20257月,信誉最好的十大体育平台“经纬承光”社会实践队循着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”的指引,踏足新余这片浸润着历史温度的土地。队员们以赤子之心为墨、“红色+非遗”为椽笔,在麻田的清香里、织布机的吱呀中、革命文物的斑驳间,挥毫写下兼具传承厚度与青春锐度的文化发展答卷。

一、赤布流芳:非遗夏布里的千年新生

循着夏布绵延千年的文脉,我们走进“全国夏布之乡”双林镇,沉浸式触摸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脉络。踏入绿意盎然的麻园,农户们手把手传授刮麻、剥壳、晾晒的古法工序:指尖捻起韧劲十足的苎麻,力道需精准拿捏——轻则杂质难除,重则纤维易断,就连晾晒时翻面的时辰,都藏着“锁住纤维柔韧”的祖辈智慧。汗水浸透衣衫的瞬间,我们才真切体悟:每一缕细密的麻线,皆是自然馈赠与匠人匠心交织的双重结晶。

走进农户的家庭作坊,老织布机“吱呀”作响,悠长的声响穿越岁月撞入耳膜。农户们端坐机前,脚踩踏板精准调经,手抛梭子牵引纬线,双手与双脚默契联动,麻线在木杼间轻盈穿梭、经纬交织,渐渐织就成素净的夏布。指尖抚过织布机上温润的厚包浆,凝视着农户掌心深浅交错的老茧,方才读懂这“绩麻为缕、织布为匹”的手艺,是祖祖辈辈以岁月沉淀的坚守,是代代相传的匠心底色——如今这门老手艺并未被时光淘汰,定制化夏布面料已悄然走进时装秀场、家居软装领域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蓬勃新生。

而在新余夏布绣博物馆,这份坚守有了更鲜活的注脚:一楼文创区里,夏布绣挂饰、摆件巧夺天工,让千年技艺自然融入现代生活的肌理;二楼绣架前,我们执针试绣,指尖穿引间,非遗的细腻纹理与红色信仰在素色布帛上悄然相融。更令人动容的是博物馆内的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:听障学员们将对生活的热爱、对美好的向往,一针一线绣进丹青山水、花鸟草木间。当这些饱含心意的作品走进市场、赢得认可,非遗传承便不再只是技艺的延续,更多了“增收致富+实现自我价值”的暖心温度。

二、红魂铸魂:行走的思政课里的赣西记忆

当夏布的经纬与红色的记忆交织,我们走进新余赣西抗战博物馆,上了一堂浸满热血与赤诚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展柜中,锈迹斑斑的步枪枪口仍似凝着硝烟,枪身深浅不一的划痕,是赣西军民浴血抗敌的无声见证——当年正是握着这样简陋的武器,战士们在山林间与日寇周旋,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家园的屏障。

凝视着这些珍贵的文物与史料,耳畔仿佛回响着当年的枪炮声与呐喊声。那些为民族解放义无反顾的身影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赤诚,让我们深刻懂得:今天的山河无恙、岁月静好,正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不仅要铭记这些历史印记,更要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,让红色基因融入非遗传承的脉络,让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的信念在青春里永不褪色,以实际行动接过先辈们的精神火炬。

这趟三下乡旅程,让我们走出课堂的方寸天地,真正扎根赣鄱大地的深厚土壤:在夏布经纬交织间,触摸非遗传承的温润质感;在抗战文物无声诉说中,感悟革命先辈的赤诚初心。我们既读懂了传统技艺“守正创新”的坚韧底色,更体悟到红色信仰“历久弥坚”的磅礴力量。

这段经历早已超越单纯的实践锻炼,成为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。它让我们愈发坚定“以青春之力传文化薪火、续红色血脉”的信念,更让我们清晰知晓:新时代青年的担当,正是要将传统根脉与红色基因铭记于心、付诸行动,在行走中沉淀成长,在传承中勇毅奋进,让青春在文化传承与家国担当里绽放别样光彩。

校对:方怡婷、吕斯凡

一审:王雄

二审:谢丽丽| 终审:车凤英